我国已拥有世界唯一的特高压技术
央视网消息(记者郑根岭、程冲、周红艳)在2012年11月10日晚十八大新闻中心举行的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”集体采访中,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,自豪地告诉中外记者,我国已拥有世界上唯一的特高压技术,已经完全具备大规模建设特高压电网的条件。
特高压工程主要是指特高压交流和特高压直流工程,我们第一个特高压交流是在2009年元月6日投运的,特高压直流工程是在2010年7月8日投运的,已分别安全运行近四年时间和二年半的时间,根据运行的情况来看,电气性能良好,安全、环境、经济等各项指标达到和超过了设计的标准和要求,几年来,经受住了雷雨、雨雪、冰冻、雷击等恶劣自然条件和各种运行方式的考验,证明是成功的。
特高压为跨国跨洲输电创造条件,我国特高压标准电压成为国际标准电压
9月25日,世界首条1000千伏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工程——皖电东送正式投运,至此,国家电网已建成2项1000千伏交流和2项±800千伏直流工程,标志着我国特高压建设取得了新成果。刘振亚在论坛上对特高压也进行了介绍:“国家电网正在建设2项±800千伏直流工程,同时在研发±1100千伏直流技术和设备,输电容量可达1375万千瓦,经济输电距离5000公里,将为构建跨地区、跨国、跨洲输电通道创造条件。如非洲和中东可以连起来,南美可以组成大电网。”
此外,国家电网还建立了系统的特高压与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,目前已制订企业标准356项、行业标准90项、国家标准44项,编制国际标准19项,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国际标准电压。 对此,IEC主席克劳斯·乌赫勒指出:“和中国一样,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,如德国就需要通过特高压把风电从北部送到南部。同时,特高压能够减少长距离输电的损耗,在世界上其他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。目前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,作为国际标准电压,中国的特高压交流电压标准将向世界推广。” 此外,VDE主席乔希姆·施耐德也表示:“我们需要长距离输电,对于德国等弃核后所面临的挑战,特高压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。”据介绍,目前印度、巴西、南非等国正在积极推进特高压交、直流工程建设,其中巴西等将采用我国的特高压技术。
国网将与各方共同推动智能电网 “推动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的发展,需要不断分析成功经验,从而实现由小及大、由课题研发到现实应用的进步,需要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决策过程、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完善的政策体系。”克劳斯·乌赫勒表示。 近年来,世界各国在发展智能电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,取得了许多突破和重要进展。除我国的坚强智能电网外,美国、欧盟、日本等在电网升级改造、新能源发展、分布式发电、电动汽车、储能装置、互动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。对此,乔希姆·施耐德指出:“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,原来没有联网的专业需要连在一起,不同的国际标准需要相互协调,这样才能保证今后的投资安全,各国都能得到益处。”
刘振亚也表示:“虽然不同国家在技术路线、工作重点、具体措施上有所差异,但总体目标和方向是一致的。中国有句谚语叫‘众人拾柴火焰高’,国家电网愿与各位同行一道,在基础研究、科技攻关、设备研制、工程建设、标准制定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,共同推动坚强智能电网的创新发展。”